峄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
峄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诗经》、《书经》、《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多有记载。《孟子·尽心上》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即指峄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28年始皇东巡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历代帝王将相、文豪名擘,都曾登临峄山,留下了峄阳、孤桐、子思、春秋“四大书院”和许多瑰丽的诗文墨宝、碑碣石刻。其中李斯的秦峄山刻石,被称为“小篆鼻祖”。峄山是传说中梁祝曾经读书的地方,留下了“梁祝读书洞”、“梁祝泉”、“梁祝祠”等景点。同时,峄山还是道教、佛教的重要活动场所,道家称峄山为“妙光洞天”,僧佛则名峄山为“绎诗之庵”。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峄山形成了以儒、释、道、兵、梁祝、先秦等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被誉为“千古奇山”、“文化森林”。
峄山风光秀美,景观奇特。以石头奇、洞穴奇、泉水奇“三奇”著称于世。著名景观有四大书院、五大奇观、八段锦、十二福地、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名石。素有“岱南奇观”、“邹鲁秀灵”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