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什么时候能看到“荧光海”?
“荧光海”有毒吗?
随着“蹲守”海边的游客越来越多
这种“网红景观”引起了广泛关注
大连的“荧光海”
也随着网络的传播红遍全国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进入夏季,大连市部分海域有时会出现红色海岸及荧光海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夜光藻引发的赤潮,虽然夜光藻本身无毒,但其大量繁殖引发的赤潮,却对海洋生态系统来说是一场灾难。
大连海域是夜光藻赤潮频发海域。夏季时,有些海水浴场出现海水泛红的现象,严重的时候,海水表面好像铺了一层红油漆,这种现象就被称为夜光藻赤潮,是由夜光藻大量增殖造成的,白天夜光藻大量聚集形成粉红色或血红色的赤潮,夜间,夜光藻群体在受到扰动后发出蓝色的荧光,形成荧光海现象。
近年来我国夜光藻赤潮呈旺发态势。2008~2015年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记录的夜光藻赤潮多达79次,占赤潮总次数的18%。2011年5月在鸭绿江口至长海县东北海域曾发生长达13天的夜光藻赤潮、赤潮影响面积达到4000 km²。
在渤海辽东湾附近海域,夜光藻在夏季和秋季丰度较高,在9月形成峰值;黄海胶州湾和海州湾海域,夜光藻丰度呈现春夏较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的分布趋势。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专家介绍
夜光藻是一种体型较大的单细胞生物,近于球形,直径为0.2-2.0毫米。它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发光特性与其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荧光素有直接关系。夜光藻发光的颗粒是一种拟脂蛋白,呈粉红色,当细胞受到刺激时,发光颗粒就开始收缩而产生淡蓝色的荧光。
当夜光藻的数量在每升200个时,只能形成微弱的海水发光现象,而当夜光藻的数量达到每升1000个-2000个时,就会形成强烈的海发光现象了。
市自然资源局提醒
夜光藻本身无毒,但夜光藻赤潮会对浮游生物群落造成巨大的影响。
夜光藻的摄食会导致浮游植物丰度降低和挠足类浮游动物数量减少,夜光藻对于鱼卵的摄食是造成日本九州附近渔业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夜光藻赤潮暴发时会产生大量粘性物质,这些粘性物质可能会堵塞鱼类的鳃,造成鱼类窒息死亡,因此对水产养殖危害较大;由于夜光藻是纯异养生物,不能产生氧气,在夜光藻赤潮发生时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且夜光藻细胞死亡后被细菌降解时也需要消耗大量氧气,从而造成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缺氧死亡;同时夜光藻死亡分解过程中释放大量的铵类物质和硫化氢,对养殖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警惕在网箱养殖区发生的夜光藻赤潮。
但夜光藻赤潮并不完全是有害的。夜光藻在摄食有毒藻微小亚历山大藻后,其自身并不含毒素,因此,会减弱产毒藻造成的生态危害。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建
图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华
部分图片由大连市自然资源局提供